摘要:華創債券:節後國債供給壓力大 債券市場麵臨最後一跌|利空|債券|央行 ...
最近網上興起了一個說法,說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本質上是沒啥區別的,甚至在找工作的時候待遇都差不多,這是真的嗎?
甚至還直接有人甩出了實例,拿出了同一所學校一本生和二本生的學位證和畢業證,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兩本證書上麵所寫的內容好像真的沒啥差別呢。
同一所學校,畢業的一本生和二本生真的沒區別嗎?畢業證書方麵
證明一個學生實力的一般就是學位證和畢業證這兩本證書,如果是畢業於同一所大學的一本生和二本生,80%的可能性是沒有區別的。
不過也有一些大學會把一本生和二本生寫作不同的培養單位,一本生屬於部屬或者是省部合辦,二本和三本則是省屬或者是民營。
含金量方麵
雖然說一本和二本的證書上沒太大區別,而且都收到國家的認可,在找工作的時候看似實力是一樣的,其實含金量卻差了十萬八千裏。
而且可想而知,一本學生的畢業證書含金量永遠都要比二本學生高出幾倍,甚至是更多,這到底是為什麽?到底是哪些方麵出了差距?
首先就是在培養質量上,一本學生錄取之後,他們的分數要更高,學校給他們安排的老師和專業也都是全校最頂尖的,在大學四年期間接受了十分完善的培養和教育。
以二本生身份被錄取的學生就沒那麽幸運了,他們無法接觸到一本生那麽頂尖的師資力量,甚至還無法選擇一些熱門專業。
大多數優質專業不會招收二本學生,隻會在一本學生當中錄取,這一方麵是因為一本學生考取的分數符合學校的期待,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專業本身的高要求,高標準。
這就導致了二本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一提到自己專業的名字很可能就露怯了,因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許並不是最值錢的,就業環境也並不是最好的。
企業認可度方麵
在學校裏,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可以放在一起培養,甚至在上一些大課的時候都會坐在同一間教室裏,幾乎沒啥差別,到了社會可不一樣了。
用人單位對每所知名大學的情況都是很熟悉的,如果有一本和二本學生之分,他們會第一時間敏銳地察覺到或者詢問相關實情。
甚至有一些招聘者隻要看你畢業證書上所寫的校區,就知道你屬於一本或者二本,所以這方麵幾乎沒有什麽隱藏的可能,用人單位也是一定要問的。
在這個階段,一本的學生肯定會受到更多的青睞和好評,而二本的學生就要自求多福了,所以說一本和二本真的沒啥區別嗎?等到畢業後再說吧。
一本生和二本生,差別隻在個人努力嗎?除了上述這些實際的差距之外,也有人提出了一個比較現實的觀點。那就是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之間的差距其實是可以縮小或者人為擴大的。
主要還是看身為大學生,你在學校期間有沒有努力讀書,如果一本生不努力,或許未來的境遇還沒有二本學生好,如果二本學生非常努力,那麽一定會超越一本學生。
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要放在實際情況中去看待。如果說是一所水平非常低的二本學校和一所985大學的一本學生放在一起對比,那就很懸殊了。
而且在高考錄取階段,二本學生和一本學生的分數線已經差了不少,這就導致了先天差距的存在,如果想要在大學階段通過努力追上一本生,二本學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努力和回報的相關性方麵,其實一本學生也要比二本學生幸運得多,因為他們的學習底子比較好,隻要他們付出相應的努力,幾乎就能有回報。
而二本學生往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有相同的回報,他們的學習環境和周遭要接觸的人和老師也比不上一本學生那麽優越,所以相比之下就更艱難了。
筆者有話說:
自從國家取消了三本之後,一本和二本之間的界限似乎也在慢慢地模糊。其實在概念的層次上,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相差的不是很大,隻是錄取批次不同罷了。
隻不過隻要相差一點分數,將來的人生發展境遇就會大不同。這就告誡了我們每一個人,高考的時候好好發揮有多麽重要。現在差的一點分數,以後都是要自己補上的。
那麽你是否還覺得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差距不大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